你是否經常在關鍵時刻被突如其來的腹痛攪擾?或是用餐後總是脹氣難耐、排便狀況時好時壞?這些反覆出現的腸道警訊,很可能不只是單純的「腸胃問題」,而是現代人常見的大腸激躁症(Irritable Bowel Syndrome, IBS)在作祟。大腸激躁症是一種功能性的腸道疾患,意指腸道本身沒有結構上的病變,卻持續產生不適症狀。它的發生往往與壓力、飲食習慣及腸道微生物群息息相關。

腸躁症是什麼?

大腸激躁症與急性腸胃炎不同,後者通常因感染而急性發作,並在短時間內緩解。然而,腸躁症症狀卻是長期且反覆出現,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,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。全球約有 10% 至 15% 的人口受其影響,其中亞洲女性的盛行率相對較高。
 

大腸激躁症的典型症狀包括:

  • 腹部不適或絞痛:症狀常在排便後得到緩解。

  • 腹脹與頻繁排氣

  • 排便習慣改變:可能表現為便秘、腹瀉或兩者交替。

  • 排便不完全感:感覺排不乾淨。

儘管大腸激躁症的確切成因尚未完全明朗,但目前已知的相關因素包括:

  • 身心壓力與自律神經失調:情緒對腸道功能有顯著影響。

  • 腸道敏感度異常:腸道與大腦的溝通(腸腦軸)失衡。

  • 特定飲食與食物敏感:某些食物可能誘發症狀。

  • 腸道菌相失衡:腸道內好菌與壞菌的比例失調。

近年來,腸道菌群的健康被視為影響大腸激躁症的關鍵因子,這也解釋了為何益生菌在調理腸道功能上扮演著重要的輔助角色。
 

告別腸道不適:飲食與生活管理

除了考慮補充益生菌,透過飲食調整和生活習慣的建立,也能有效地改善大腸激躁症的困擾:

1. 嘗試低 FODMAP 飲食法

FODMAP 是一組短鏈碳水化合物,在腸道中容易發酵產氣,對大腸激躁症患者來說,常是引發腹脹、腹瀉或便秘的元兇。短期(2-6 週)執行低 FODMAP 飲食,有助於找出個人對哪些食物較為敏感。

建議的低 FODMAP 食物範例:

  • 蔬菜類:高麗菜、小白菜、茄子、胡蘿蔔、櫛瓜、番茄、菠菜。

  • 水果類:香蕉、奇異果、葡萄、草莓、柑橘類水果。

  • 蛋白質來源:新鮮的雞肉、魚肉、牛肉、豬肉、豆腐、雞蛋。

  • 主食類:白米飯、糙米、米粉、燕麥、藜麥。

  • 乳製品:無乳糖牛奶、各式起司。

  • 堅果與種子:花生、南瓜籽、核桃。

若要進行更嚴謹的飲食排除與再導入,建議在專業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,以確保營養均衡並有效找出敏感食物。

 

2. 選擇膳食纖維

並非所有膳食纖維都適合腸躁症的人。可溶性纖維(如燕麥、奇異果)較為溫和,有助於軟化糞便、穩定腸道蠕動,是較好的入門選擇。相較之下,非可溶性纖維(如蔬菜的粗梗、堅果類)可能對部分患者的腸道造成刺激,需謹慎評估。

 

3. 建立穩定的作息與紓壓習慣

大腸激躁症與自律神經系統的連結密切。長時間的壓力和睡眠不足會使症狀惡化。培養規律的作息、適度運動、練習深呼吸、冥想,或學習其他放鬆技巧,都有助於穩定腸道反應,降低不適感。
 

益生菌:腸道健康的關鍵輔助

人體腸道內寄宿著數以萬億計的微生物,構成複雜的「腸道菌群」,它們對消化、免疫、新陳代謝乃至情緒都有影響。當腸道好菌與壞菌失去平衡時,便可能導致腸道蠕動異常、發炎反應增加,進而引發大腸激躁症狀。

那麼,補充益生菌真的能幫助改善腸躁症嗎?答案是肯定的,只要選對菌株並搭配良好的生活習慣,益生菌能作為有效的輔助工具。

以下是一些經研究證實對大腸激躁症有益的益生菌種類:

  • 嗜酸乳桿菌 (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):有助於調節腸道菌群,緩解腹痛和腹瀉,並能減輕腸道發炎。

  • 雙歧桿菌屬 (Bifidobacterium):對於腹瀉型大腸激躁症 (IBS-D) 有益,能改善腹脹、腹痛與不規律排便。

  • 鼠李糖乳桿菌 GG (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):是研究最廣泛的益生菌之一,有助於降低腸胃發炎,增強腸道屏障功能。

  • 長雙歧桿菌 (Bifidobacterium longum):特別有助於緩解腹脹和腸道不適,部分研究顯示對焦慮型大腸激躁症也有幫助。

  • 植物乳桿菌 (Lactobacillus plantarum):能抑制腸道中產氣細菌的生長,平衡菌相,進而緩解大腸激躁症狀。

選購益生菌產品小提示:務必挑選標示明確菌株編號(例如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」中的「GG」)的產品,並確保其含有足夠的活菌數(通常每日建議攝取 10 億至 100 億 CFU 以上),才能確保其發揮最佳效果!

 

結論

大腸激躁症雖然不危及生命,但長期的腸道不適的確會對日常生活和心理狀態造成負擔。透過選擇合適的益生菌、調整飲食並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,我們可以逐步重建健康的腸道環境。

如果你發現自己長期受腹痛、腹瀉、便秘或脹氣困擾超過三個月,請務必主動尋求專業醫療協助。別讓腸道問題默默侵蝕你的生活品質。

從今天開始,用心照顧你的腸道,它將回報你更舒適、更有活力的生活!你準備好擺脫「腸」期困擾了嗎?